第二十五回李德失意油榨坪周恩来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泽东没有说话,仍在烟,似乎是在沉思博古刚说过的话。

王稼祥却说:湘江这一仗红军损失是太大了,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是该好好总结一下了。

博古勉强地笑了笑说:是呀,我们也在考虑这些问题。

泽东弹了弹手中的烟灰道:革命嘛,总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关键是我们要在失败面前找出原因,只有这样一切就好办了。

是呀,是呀。博古不尴不尬地说。

王稼祥又说:我看要找出主观和客观的责任,不能总是强调客观…

突然,在博古的心中笼罩了一团浓重的影,他又想起了部队西征前项英让他们提防泽东的话。

西征途中,王稼祥、洛甫和泽东几乎形影不离。此时,他终于得到了验证,从王稼祥的谈话中,他已经明显地听得出来,王稼祥已经站到了泽东的那一边。

3个人都不说话了,面面相觑,博古此时急于知道洛甫是怎么想的,既然洛甫不在,他也没有必要再呆下去了。他站起身,讪讪地向泽东和王稼祥告辞。

红军在湘江遭到了空前的惨败。泽东在来油榨坪前便提议由洛甫完成一个任务,即总结红军失利的原因。泽东当时考虑到,他、王稼祥还有洛甫,只有洛甫出面最好。因为王稼祥有伤在身,泽东本人此时无职无权,况且,泽东一直就是右倾路线的代表,有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显然也不合适。

洛甫的心情很复杂。一路上听泽东论兵,他自觉不自觉地站到了泽东的立场上来了。所以他很快同意了泽东的提议,对红军进行一次总结,但有一点让他为难,那就是他不懂军事,只能援引泽东的思路进行总结,可他又怕吃不透。这些天来,他一直为这件事伤脑筋。

这是一个清静的晚上,洛甫和泽东、王稼祥3人一起吃过饭,便推自己有些不适,早早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要静静地想一想,整理一下自己纷的思绪。

他刚到屋,博古就推门走了进来。

博古微笑着说:怎么,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洛甫忙说:哪里,你怎么有时间到我们这来了?

博古苦涩地笑一笑,然后并排和洛甫坐在张吱吱作响的上。

博古叹口气,开门见山地说:洛甫同志,现在红军正处在非常时期,李德同志也非常焦虑。他抓住了洛甫的一只手,用劲地握了一下,然后道:希望我们从莫斯科来的同志在这紧急关头能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洛甫锐地觉到博古话语中的弦外之音。想到湘江血战红军的损失,他低着头,一时没有说话。

博古又说:王稼祥这一路上经常和泽东在一起,他肯定受了泽东的影响。

洛甫抬头望了眼博古。长征中,他们3个人一直在一起,此时博古却说王稼祥受了泽东的影响,言外之意也把自己捎带进去了。博古似乎也察觉到了洛甫的反应,便忙解释说:当然,王稼祥的表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宁都会议上,对于撤销泽东职务,他也是有看法的。

洛甫眨了眨眼镜后的眼睛道:这都是个人的看法问题,不能说成是谁影响谁。

这回轮到博古发愣了。

博古想到红军从苏区出发前的一天傍晚,洛甫气冲冲找到博古质问转移名单中为什么没有瞿秋白和何叔衡两个人?

博古当时解释说:翟秋白身体不好,何叔衡年迈,两个人不利于转移。

洛甫则说博古缺乏情。

最后博古答应让项英尽快安排把两人转移到上海,洛甫才没有说什么。

早在五中全会后,因为洛甫和博古意见不一致,被派到中央政府工作。洛甫当然明白这是博古把他排挤出中央的第一步。后来洛甫又被派到闽赣地区做巡视工作,直到长征前夕,他才从闽赣地区回来。对于最高“三人团”对长征的安排和决定,他并不清楚。这种失落,使他很自然地和泽东、王稼祥等人接近了起来。这也是他很快地站到了泽东立场上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红军在湘江的失利,使洛甫意识到,红军上下对现在的中央领导已经产生了不信任,而且这种不信任在一天天地加强。

洛甫同志,博古又说:听说在转移的路途中,泽东和王稼祥等人对现在的工作很不,有这事吧?

洛甫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昏暗中他盯着博古。博古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但语意中也并没有把他排除在外。这一点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