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贾珩让咸宁公主帮着手书军报的做法,无疑让崇平帝心底深处生出一股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舒适。
不说其他,贾珩领步骑八万,又授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大权,朝廷却并未派以文官和内监监军,当然除却贾珩家眷俱在神京,还有其为军机大臣有关,但将来再领军出征东虏就不好说。
而贾珩让咸宁公主从军,恰好是给崇平帝提供了一个信任锚点,现在还不起眼,等到领兵数十万,与敌国战的时候,再无“王翦“之忧。端容贵妃叹了一口气,清丽玉容上重又蒙上一层忧,轻声道:“咸宁她没出过什么远门,昨个儿太后还说,洛
城那边儿家书传来,咸宁和贾子钰在韩国太夫人府上做客,说让咸宁她留在洛
,她执意要随军到前线去。”这几天,韩国太夫人的书信也到了冯太后那边儿,叙说着咸宁公主与贾珩到了洛
,在冯家住了一晚。
嗯,顺便也是要将自家帮着朝廷平叛大军准备军需辎重的事儿提一嘴。
当然,这些贾珩事后与河南府尹孟锦文,以奏疏陈禀卫、郑两藩不法事时,都提到了冯家。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咸宁去历练历练也好,其实,如果不是魏王刚刚大婚……”说到最后,意识到不妥,轻轻岔开,不再多言。
宋皇后却闻听崇平帝之言,心头不由一跳,如是让然儿随贾珩一同前往平,从而能接触兵事,那可太……
不过,转念就觉得不太可能,陛下一向对兵权把持的紧。
宋皇后下心头的一丝复杂情绪,笑了笑,柔声说道:“现在
子平定下来,陛下悬着的心也能彻底放下来了,可将这药膳先吃了。”说着,端过一旁的药膳,递将过去。
崇平帝接过盛着药膳的瓷碗,轻声说道:“开封府城这般一收复,贼寇就只剩下汝宁府一路,这些还需子钰派兵清剿,还有战后安抚百姓,这个还好说,先前在洛追缴了不少米粮,子钰应能处置妥当,不能让这些贼寇侵扰其他诸省。”因为贾珩清晨向朝廷飞鸽传书时,谢再义的消息还未送到,故而这位天子还不知汝宁府也已经重回朝廷之手。
这般叙说着局势变幻,也是为了安着自己的心。
宋皇后柔声道:“陛下,汝宁府好像是贼寇的老巢,也不知留着多少兵马?兵马比开封府城多不多。”崇平帝道:“先前奏报来看,没有开封府多,但除恶务尽,谨防他们死灰复燃。”李婵月星眸熠熠,说道:“先前,小贾先生不是说,已派了一路人马去了汝宁府,以便封堵贼寇四逃之势,想来汝宁府不久后,也应该很快好消息传来吧。”崇平帝正拿起勺子,吃完一勺药膳,看向小郡主,目光温和了一些,轻声道:“小月说的是。”李婵月面现微笑,柔声道:“那皇舅舅也别担心了,先把药膳吃完吧。”晋长公主转眸看向浅笑盈盈的李婵月,因为捷报的喜悦已经渐渐退去,秀眉蹙着,心头不由蒙上一层
霾。
婵月对他先前的话,倒是记得清楚,她方才一时间都没想起来。
宋皇后也看向李婵月,学着崇平帝的称呼,轻笑道:“小蝉月说的是,陛下还是先吃药膳,等会儿还要去含元殿。”崇平帝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将药膳一勺一勺食用完,接过戴权以及几个内监递来的手帕以及茶盅、痰盂漱口而罢。
说着,看向宋皇后以及端容贵妃,道:“朕到含元殿去了。”中原变初定,他也需得将这个好消息与前朝的诸臣工叙说,而且后续对受伤士卒的抚恤,对有功将校的奖赏,都要提前定下章程。
待汝宁府一收复,子钰还要安抚后续,那时就可诏旨晋爵。至于给何爵位,心底也隐隐有了一些数。
见崇平帝在戴权等一众内监的簇拥下起身离去,宋皇后柔声说道:“臣妾恭送陛下。”随着崇平帝离去,偏殿之中,宋皇后一边儿吩咐着女官收拾碗筷,一边儿对着端容贵妃,轻笑说道:“妹妹,现在不用担心了,天的云彩都散了,咸宁她没多久也能回来了。”端容贵妃轻声说道:“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两个,在外面风餐
宿,也有些不妥。”其实有些话不好说,年轻男女在一起,没个深浅轻重,万一出去一趟,回来再……珠胎暗结,玷辱了皇室的颜面。
宋皇后自是听出了一些潜台词,轻声道:“等子钰回来,陛下说不得就按着兼祧之法,赐婚他和咸宁了。”这般大胜,其实赐婚还略有不足,如果按着陛下的打算,多半要对东俘虏战事之后,那时才能堵得住悠悠之口。
端容贵妃轻轻叹了一口气,妍丽玉容上见着担忧之,说道:“咸宁她年岁也不小了,终身也该定下了。”晋
长公主闻言,秀眉蹙起,凝声道:“皇嫂,方才说什么……什么兼祧?”她就听着这两个字有些不寻常。
宋皇后这时才醒觉失言,不过想了想,也觉得当着晋公主的面,提及咸宁的婚事倒也没什么,遂吩咐着女官,将周围的
女、内监都屏退。
这种关乎公主婚配的事儿,还未定下前,女、内监就不适合知道,省得外传。
见宋皇后如此郑重其事,晋长公主抿了抿
,心头涌起诸般猜测。宋皇后轻声道:“就是咸宁,她这次不是跟着去了河南?先前她更在京营随着子钰练兵,似是有意,陛下也想着成全她,可贾子钰不是娶了正
吗?”此刻没有什么外人,宋皇后也不再遮遮掩掩。
晋长公主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好像是工部右侍郎秦业家的亲戚,上次魏王大婚,我还见着了一面。”她倒想看看,皇兄是怎么解决已有正
之事,如是休
,以他的
子,绝难成行,如是赐婚,就要顾及皇室的脸面,不分大小,也说不过去。
宋皇后轻声道:“陛下的意思还是赐婚,但赐婚总也有个正名分的问题,也不好让人家好好的小两口儿拆散了去,可咸宁也不好做小,这不是荣国府现在没有爵位,荣国府一脉的香火供奉,都没了着落,如是用着平民之礼,就有些薄待开国功勋的意思,但荣国一脉实在又不成器,陛下也不想降恩着其恩袭。”说到此处,宋皇后顿了顿,留意着晋
长公主的神
,美眸
,心头微动。
晋长公主面上若有所思,却是想着另外一事儿。这位丽人原就见识不凡,思路开明。
宋皇后柔声道:“按着陛下之意,就是让子钰将荣府的香火也供奉起来,算是一人兼祧荣宁两府的香火奉祀,这样荣宁两府都不算亏待开国功勋,而且爵位也互不干扰,子钰他是宁国府的一等男,有了功劳,再行晋爵,咸宁这边儿,如是有了功劳,则是封荣国一脉的爵,陛下那天是和我这般说的。”这是崇平帝想出的一个策略,这样的话也就完美解决了贾珩,以后平定东虏,功勋过高,封无可封的问题。
既要承祀两房香火,宁国一脉爵位是贾珩和秦氏的子嗣,那么贾珩和咸宁的子嗣,就能承袭荣国一脉,这样都能升爵。
而因为军功封爵,也不用担心荣国府会有想法,因为荣国府的爵位被除了,本就没爵位,现在让贾珩兼祧荣国府,帮着祭祀荣国一脉,你荣国府还占了大便宜。
端容贵妃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女大不中留,先前咸宁跟着子钰去京营练兵就有不少风言风语,现在又跟着子钰去了前线,这下子就连神京都有一些闲言碎语传来。”这几天,咸宁公主随着贾珩领军前往开封府之事,已在神京有了一些传扬,不过名义上是因为宋国舅之事,以及咸宁公主代里的宋皇后以及贵妃探望太后在洛
的家眷,倒也并未引起轩然大波。
此刻,听着宋皇后与端容贵妃叙话,晋长公主秀眉之下的美眸微微眯起,心头微微一惊。
兼祧?两房都为正?
所以咸宁以兼祧之法成为正?
是了,皇兄招他为女婿正好笼络,不是,其实妹婿也可以笼络的吧?好吧,不说这些,所以,她以后往哪边儿放?
她如果兼祧的话……
先前,这位丽人因为贾珩家里已有正,不好
娶自己过门而觉得遗憾,这也是始终觉得咸宁公主不构成威胁的主要原因。
赐婚?没有大功,随随便便赐婚,面上也不大好看,而咸宁公主的年纪又放在那里,说不得就定下了亲事。
原是这般想着,结果临了,发现这个问题已经被崇平帝顺利解决。晋长公主拧了拧秀眉,转念之间,就觉得纵是兼祧,她也不大可能了。
她孀居多年,与子钰年龄又相差那般大,外人该如何看她?哪怕不愿意承认,她这辈子都只能……
不,原来还是有一线机会的,只是因为咸宁将最后一丝机会也断了,她以后又只能偷偷摸摸,不然实在有损天家颜面。
还有,说来说去,这都是婵月的招数。
本来什么事儿都没有,是蝉月非要将她表姐扯进来添。念及于此,晋
长公主转过蝶首看了一眼李婵月。
原本正在惊讶的小郡主,此刻正对上自家娘亲略有几分清冷的凌厉目光,心头不由打了个突儿,弯弯秀眉下手的眸光低垂,心头阵阵发虚,攥着手帕,心绪复杂难言。
她……她也不是故意的啊。
兼祧之法,咸宁表姐嫁给小贾先生,再无阻碍,娘亲也不能再不顾外间风言风语,再与小贾先生不清不楚。
可是她为何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了呢?
事实上,在最一开始,晋长公主是有意将李婵月嫁给贾珩,但机缘巧合,造化
人。
晋长公主和李婵月对视的一幕恰恰落在宋皇后眼中,明眸闪了闪,倒并未起疑,反而心头生出几分窃喜。
宋皇后目光一时失神,暗道,看来这兼祧之法,果然让晋起心动念……不,应该是后知后觉。
只是婵月这孩子,乖巧伶俐,文文静静,她已经预定了儿媳妇儿,就不能和她家咸宁再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