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众臣闻言,连忙拱手称是。

柳芳、金孝昱三人则脸沉,倍窝囊。

史鼎却拱手道:“圣上,河南方面虽有军需粮袜供应充足,但都司兵马不整,亟需校练,臣在军机处于筹画无计,还望圣上允准臣前往河南助贾子钰一臂之力!”他一个武侯,与一帮小辈窝在军机处,也没有什么意趣可言,如果去河南,如果立下功劳,说不得就能出镇地方,为一省大员。崇平帝目光落在史鼎身上,沉片刻,道:“贾子钰先前在奏疏上倒未说需得朝廷拣派人手相助,况且,如今军机处尚有不少事务需得史卿。”这史鼎才具尚可,只是与南安、北静两家还有些夹不清,等征询子钰之意后,将其调入五军都督府接替柳芳职位,制衡南安、北静两王,至于柳芳,无才无德,回家待着,省的贻误军机。

如果不是担心太过刺正在边关整军的南安、北静两王,他对五军都督府也会有所调整。

史鼎心头虽有些失望,但只能拱手遵旨。

崇平帝道:“昨大理寺卿王恕上疏,劝诫朕制怒,并对云南道御史龚延明不可因言而罪,许卿,你怎么看?”说着,就看向老神在在的许庐。

方才,在崇平帝提及汜水关之事时,这位许大人是少有的几位面无异,不为所动的官员。

许庐皱了皱眉,朗声道:“圣上,臣以为龚延明虽有罪,但罪不至下狱,纵是下狱,也当以他罪责问,而非风言奏事。”御史原有风闻奏事之权,说白了,就是随意弹劾,许庐先前劝着几位弹劾贾珩的御史,如今又规劝着崇平帝。

“妄议军机,妖言惑众,难道不是罪名?”崇平帝沉声打断着,又道:“如说因言而罪,军机大臣贾珩只是对局势推演,龚延明以其言而罗织罪名,大造诛心之论,因私隙而害军务,难道不该罪之?”说着,猛然将一双冷眸看向杨国昌,猛然问道:“杨阁老,你以为如何?”杨国昌此刻心头一惊,后背几乎被汗水透,情知是在敲打着自己,苍声道:“圣上,老臣以为徇常例,言官若有攀诬,或贬或。”这其实也是常例,皇帝贬谪御史比如贬到某个偏远地方做知县,再低微一些,可能是做教谕等低品官,再狠一些是某个地方做驿丞。

崇平帝闻听此言,这才收回具有的实质目光,转而问向赵默,道:“赵卿为刑部尚书,以为杨卿此言然否?”此刻,赵默面顿了顿,心头同样一凛,迟疑片刻,拱手道:“臣以为杨阁老所言在理。”崇平帝说完,看了一眼韩癀,却没有去问,而是道:“杨卿,赵卿,拟旨,将云南道御史龚延明,廷杖四十,谪戍广西,永不叙用。”此言一出,杨国昌心头一凉。谪戍广西,永不叙用。

韩癀面微变,心头也不由倒一口凉气。

他说方才怎么不问他,原本这种事儿就不好说,因为容易得罪科道清

而天子偏偏以杨国昌和赵默两位曾攻讦过贾子钰的阁臣拟旨。

这是……杀人还要诛心!

只是,六科会不会起了逆反心理,再行封驳呢?韩癀心头不由生出一股隐忧。

“臣遵旨。”杨国昌和赵默面难看,拱手应是。

崇平帝转而看向左都御史许庐,问道:“许卿,都察院要借此次京察,整肃吏治,纠弹不法。”许庐拱手道:“圣上,微臣已对都察院御史功绩考核而毕,相关应贬谪名单条目,俱陈奏疏,龚延明原在被贬之列。”崇平帝点了点头,道:“许卿,这倒是和朕想在一块儿了。”许庐面一整,拱手道:“据微臣最近查知,云南道御史龚延明与几位御史,原有贪赃枉法等受贿罪行,如按汉律当罢官放,臣以为可集三法司断谳,以律令而断一干御史罪行。”其实,这仍是在劝谏崇平帝,甚至有几分刚而犯上的意味。

因为拂了崇平帝的面子,但其实维护的是堂皇律法和崇平帝的威信,也不是在救龚延明,而是要名正言顺地拿捕、断谳,真正使其不得翻身!

某种程度上侧面维护着贾珩的声名,不至沦落到佞幸之臣的地步。

因为言官原就风言奏事,在场的哪个阁臣,没有被骂的狗血淋头?有的置之一笑,有的会在别的事情上报复,但少有天子亲自下场,因为上了某个奏疏,重惩某个御史。

这是权阉、权臣才会做的事儿,比如刘瑾、严嵩。

韩癀面微肃,心头松了一口气,科道言官因贪赃枉法而坐罪免官,如是一来,科道警然,由此人司掌宪司,他心悦诚服。

赵默同样偷偷瞥了一眼许庐。

许德清,正人也,这是维护了他们这些阁臣的体面。杨国昌心头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崇平帝面变幻,下心头的一丝复杂,默然片刻,转眸看向杨国昌和赵默,道:“杨卿、赵卿,待下朝后,由都察院汇总龚延明罪名,详查其罪,严惩不贷!”贪赃受贿是比因言获罪好听,否则就是为这些御史扬名,不定某天又晃回朝堂,永不叙用,有时候也不好使。

前明,“徐阶小人,永不叙用“的故事,可谓前车之鉴,而贪赃受贿、降罪严惩,这就身败名裂,永无翻身之地。

许庐见天子退步,拱手深深一拜,道:“圣上圣明。”天子还是他心中愿意效忠的雍王,那怕对贾子钰宠幸尤甚,也不至败坏法度。

***********************************

第五百六十八章凤姐:这赏赐一拨又一拨的,都把人糊涂了大明,含元殿随着崇平帝首肯了许庐的提议,关于科道清的整饬算是告一段落,而后又议着北平的疆务,最终分派了任务,由内阁会同军机处对在北疆戍守的李瓒予以军需供应。

待议事而毕,崇平帝先让领了旨意的内阁以及都察院的许庐等人离了殿中,而后看向军机处的几人,目光落在一等子柳芳和西宁郡王世子金孝昱身上。

“柳卿。”崇平帝忽而开口问道。柳芳拱手道:“臣在。”崇平帝沉道:“北平府的难处,内阁方才都议着,你也听到了,如今北平帅司在军需粮袜、兵甲器械上多有匮乏,朕决议派柳卿你为督办钦使,前往北平府,全权负责督办军需粮袜支应事宜。”对柳芳职位的调整,毕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就不能之过急,如今先行从军机处打发出去派到北平,趁机除前军都督同知之职,然后逐渐夺其军机司员之职。

军机处,原就该有进有出。

柳芳闻言一愣,心头大急,连忙拱手道:“圣上,王爷赴北查边,不在前军都督府,军府事务繁多,臣还需坐镇前军都督府,处置兵务,只怕去不得北方。”为了防止被崇平帝认为是怯战,柳芳道:“等王爷从北方查边过来,微臣再前往北疆。”

“方才柳卿不是说要去河南驰援?如何五军都督府事务又繁忙的不开身?”崇平帝皱了皱眉,面淡漠,平静的目光落在柳芳身上。

柳芳张了张嘴,一时语

一颗心渐渐沉入谷底,天子对他果然“出手”了,尽管这次没有除爵夺官,可远远打发到北平府输送粮袜,这种差事,一旦有了差池,很容易就会获罪。

他可不是王子腾,他向来兢兢业业,并无错漏,天子何苛待至斯?

崇平帝将具有的目光收回,声音温和几分,说道:“柳卿为将门之后,智勇兼备,转运输送军需粮袜,可保万无一失,此事关乎北疆将校筹略,这军机处中,唯有柳卿戎马多年,老成持重,现在北疆防务,百事待举,亟需柳卿这样的国家千才驰援督办粮饷输送事宜,至于五军都督府的兵务,现有军机处和兵部等—众臣工共同处置,也不会耽搁大事,柳卿,不要推辞了。”见天子话说到这份儿上,柳芳自不敢拒绝,惟恐怒天子,面一整,拱手道:“微臣遵旨。”但心头却生出一股憋屈和窝囊,他这是被“贬戍”了,从中枢到地方,而且前军都督同知职位虽然没有说,但大概率也会被拿掉。都是那个贾珩小儿!

此刻,见柳芳被“逐出“军机处,前军都督金事石光珠、后军都督金事侯孝康、威远将军马尚等人,脸都不好看。

至于西宁郡王之子金孝昱,那张俊朗的面容,几是面凝冷霜,沉如水。

天子这是在为前之事“秋后算账”,还是在给那位贾子钰出气?估计兼而有之!

他是不知道那小儿究竟有何能为,不就是撞大运地料中了河南局势,还能有什么了不得的?

至于这所谓首战告捷,呵呵,区区贼寇而已,乌合之众,贾珩小儿竟领了八万步骑,大动干戈,糜费粮袜,如是他领兵哉,只需三千骑,就足以扫平河南之

东平郡王之子穆胜,眉头紧皱,须臾,缓缓舒展开来,心头叹了一口气。

史鼎见得这一幕,细眉下的目光闪了闪,暗暗摇头。

如今贾家和其他四王五公,不管是因为镇国公牛继宗,还是因为西宁郡王、理国公,已有几分势如水火的意味,他们贾史王薛四家同气连枝,史家也难以独善其身。

不过说来,镇国公家被除爵,其他五家国公府,也就理国公柳芳的仇怨化解不开。

施杰以及兵部的几位军机,则是冷眼旁观武勋内部的争斗。

崇平帝将柳芳、石光珠、侯孝康等人的脸变幻收入眼底,心头冷哂,面上不动分毫。

现在柳芳已被赶出军机处,至于西宁郡王世子,反而有些难办,原本将选进军机处,就是用来安抚西宁郡王之心,需得再思量思量。

念及此处,崇平帝也不再留着几人,目光掠过众臣,道:“军务繁多,诸卿都下去忙着吧。”

“臣等告退。”众臣闻言,都纷纷拱手告辞离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