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河南都司的都指挥使谭鹏四十出头,身形稍瘦,面皮白净,此刻头戴山字无翼冠,其人端着一个黑瓷白底酒碗,朝着身旁的牛继宗连连敬着酒。

“牛将军为名门之后,如今领兵镇抚河南,督剿贼寇,我等汝宁父老,如久旱逢甘霖啊。”汝宁知府钱玉山,笑着举起酒盅,恭维着牛继宗。

牛继宗此刻穿着伯爵所赐的斗牛服,相比昔在京中的落魄模样,此刻在州县地方意气风发,犷面容上带着笑意。

只是怀里搂着两个打扮花枝招展的女子,多少有些破坏刚毅、致果的画风,其人一手举着酒碗,另外一只大手也不老实,引来怀中女子的调笑。

牛继宗哈哈大笑道:“钱知府客气了,说来本将军早年也曾来汝宁府,那时候还是领兵协助湖广都司剿捕庭湖的水寇,一晃也有十来年了。”说着,拿起酒碗一饮而尽,胡须上都沾着酒水。

钱玉山笑道:“牛将军豪!”一旁的女子也知情识趣,连忙拿着手帕,笑意盈盈道:“将军喝的这般勐做什么?”牛继宗笑道:“俺老牛不仅喝酒勐,别的也勐,你想不想知道?”周围一众将校都是大笑起来。

钱玉山笑道:“那牛将军如今,也算是故地重游了。”谭鹏笑道:“钱知府有所不知,牛将军当年在西北领六千兵马,深入青塘,威震敌酋,这公山区区贼寇,自是不在话下!”不远处坐着的河南都指挥使同知彭国麟,也笑道:“在下可是听着镇国公当年的英雄事迹长大的,如今牛将军武风鹰烈,大有先祖遗风,真是名门之后,非同凡响。”这是恭维着牛继宗的祖先,一等镇国公牛清。

牛继宗不由更为得意,摆了摆手,笑道:“我辈武人安身立命,不恩祖荫,功爵当凭三尺剑自取!也不可总提先祖的功劳,本朝以来,爵位多降等承袭,俺老牛若躺在父祖功劳簿上,也不会有今一等伯爵位!”

“好,好一个不恩祖荫,三尺剑自取!”这时就有人高声叫好。

众将都是为牛继宗一番豪迈康慨的话,纷纷叫好。

牛继宗见着这一幕,眨了眨眼睛,暗道,这特娘的,什么不恩祖荫,功名三尺剑自取!

这话自是他“借来”那贾珩小儿的,竟然赢得了个堂彩!

特娘的!

怪不得柳芳说那小儿喜作大言,欺世盗名,什么《平虏策》,什么十五年平辽,几乎忽悠的圣上找不着北!

他老牛先前就是太憨厚了,不会说大话!

谭鹏看向手下一众起哄叫好的众将,笑了笑道:“你们都听听,这才是我国朝的一等伯爷,中砥柱!”说着,举起酒碗,朝着牛继宗敬着,高声道:“末将再敬将军一杯!”眼前这位为开国国公之后,如今虽未再兼着京营团营都督,可也是他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而且他得了南安王爷和柳同知的授意,这次一等伯牛继宗过来是立功以谋起复,并不会在河南都司久留。

而此次,河南都司调怀庆卫、宣武卫、彰德卫、南卫,凡万余兵马进剿公山,再加上汝宁卫,一万三千人,足以剿灭公山贼寇!

陈汉兵兵制败坏,从中枢京营到地方卫所,概莫能外。

原一千户所具一千一百人的实额兵卒,因为将校侵占空额,现只有六七百兵丁,且多为老弱,原河南都司额定兵马五六万,实际也就三万来兵马,如今调万余兵马,再加上汝宁卫的三千兵马,足以应对公山只有四千余众的贼寇。

及至傍晚时分,河南都司的将校几乎喝得酩酊大醉,各自搂着温香软玉,在钱玉山的安排下,摇摇晃晃离了官衙,至于牛继宗则进入官衙后院专门准备的厢房歇息。

而在离罗山县官衙一箭之地,悬着“洪通客栈“招牌的二楼。

一个身形高大魁梧,通体布衣衫,头戴斗笠的男子,隔着一扇微开的轩窗,眺望着自罗山县官衙中进进出出的官军将校。

“这些官军将校军纪败坏,到了罗山县仍只知狎,不思克敌良策,可见陈汉朝廷气数已尽!”男子冷声道。

其人正是高黑塔。

当然,这只是绰号,高黑塔原名高岳,只因其人身高八尺、面皮黝黑,遂得此浑名。

高岳膂力过人,擅长骑使双刀,其人原为陕西行省延庆府的商贾豪强,以往来草原贩马为生,后因忿怒杀缉私巡检,而为官府通缉,经过辗转躲藏后,领着一众兄弟离了大汉京畿,而窜到盗匪丛生的荆湖等地。

这些年过去,在身旁渐渐形成了三十六骑为核心弟兄,与荆湖等地义军头领合,面对湖广进剿而来的官军,数次挫败围剿,但最终还是架不住源源不断的官军剿捕,湖广等地的贼寇化整为零,或藏匿于深山大泽,或潜逃巴蜀等地。

而在崇平十三年,高岳领着约五六百残部转进公山。

因河南近年以来屡受天灾,加之官府腐败无能,盘剥加剧,百姓不堪其苦,成批成批逃亡陕洛、京师等地就食,而这无疑为高岳起事打下坚实的底层基础,其人招募民,劫富济贫,频繁活跃于豫南、荆北界,并与江汉庭的水寇遥相呼应,陈汉官军屡剿不力,遂睁一眼、闭一眼。

几年过去,高岳身旁渐渐聚得三千余锐贼寇,与原本盘踞在公山的汝宁府本地匪寇麻六等部,经过一系列争斗后渐渐合,活动在汝宁府一带。

年前打破罗山县,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一时间才为朝廷注意,再加上贾珩去岁清剿三辅的影响,兵部催剿之令愈急,河南都司紧急调官军即行剿捕。

比起普通贼寇,这无疑是一伙儿专业造反户。

“大哥,这里官军齐聚,一万多人呢。”身旁的马亮,开口道。

河南都司从镇守各地的卫所调了一万多兵马,先期就近而来,就达到五千兵马,而原汝宁卫也有三千人,故而小小的罗山县城就驻扎了将七八千人。

而随着时间过去,河南都司最终将云集一万五千人,围剿盘踞在公山两三年的贼寇,向朝廷报捷,那时,牛继宗自会顺势因功起复。

高岳低声道:“六弟,官军虽多,但战力低下,不堪一击,况且我等未必不能智取,如今河南都司泰半将校都在此地,如是将这些将校一网打尽,顺势下了汝宁府,直开封府,你说会怎么样?”先前罗山县被破,汝宁卫官军一到,高岳就领兵退至公山,并未与官军纠,是故官军并不知道高岳所部的具体战力。

马亮面微震,心头为自家大哥的气魄震惊,还未说话。

身后一书生打扮的蓝衫中年,走近而来,其人面容瘦削,以木簪束着一个发髻,颌下蓄短须,瘦眉之下,目光湛然有神,喃喃道:“开封府为省府大城,无重兵可守,防守可谓四处漏风,巡抚周德祯有守土之责,定会急令都司自洛周围调兵,况开封省府一破,天下震动,诸省官军都来进剿,将军真的准备好了吗?”

“前,在洛城邙山的赵大当家,传来消息,如是洛空虚,他们就可趁机起事。”高岳低声道。

在河南的义军还有一支活跃在河南与陕西界,为赵氏兄弟所掌控,人马并不多,也就三四百人,但可以潜入洛

见中年书生犹豫不决,高岳不得不劝道:“邵先生,听说去岁京营裁汰老弱,整饬兵马,先前更是清剿三辅,如今三辅之地豪杰尽为朝廷鹰犬戕害,不然,我等于河洛之地起事,还能在关中多一些呼应,先生,如今我们拖延得越久,给朝廷的反应时间就越长,这与先生当初所言一战将河南之地打烂,天下大,龙蛇起陆,彼时才有成王霸之业之机,前后相悖了。”邵先生凝了凝眉,劝道:“今时不同往,如今天下并无大变,而朝廷既怀整军经武之心,势必要与东虏决战,将军再等年许,俟天下有变,再起兵奉倡义举,反汉复明,为时不晚。”高岳摇了摇头,道:“先生,时不我待,如今天下生民为艰,尤其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民受戍边之苦,累天灾人祸,县城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乡野士绅欺良善,只要我们打下开封,洛再一失守,则天下震动,群起响应,这陈汉的江山都要晃三晃!”说着,低了声音,低声道:“如是继续观望,陈汉朝廷既是整军,又是南下整顿盐务,还在刷新吏治,一副振奋有为的模样,再拖延下去,等到陈汉朝廷腾出手来,我等就成人家的疥癣之疾,弹指可灭。”不是他等不及,姑且不说陈汉官军剿捕,不起事就要失去这等安身之地,就说现在朝廷一副振奋有为的模样,到时更难起事。

“可将军终究势单力薄,纵击破了河南官军,也引来朝廷注意。”邵先生面微动,仍是相劝道。

“我等只要引了朝廷官军目光,山东、南直隶等地的白莲教众就可群起响应,那时遍地烽火,义兵四起,大事可期。”高岳目光湛然,意气风发道:“先生,如今的陈汉朝廷,尤其是河南之地,就像一个破房子,踹上一脚,就可轰然倒塌。”邵先生眉头皱了皱,低声道:“将军,那几家只怕坐山观虎斗,让我等与朝廷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在收渔翁之利。”如此一来,就成了为王前驱。

“先生,义举总有要人首倡,如人人怯懦,观望不前,那就只能是被陈汉朝廷各个击破,我们如果功成,也将鼓舞人心,他们也会提前发动,如是失败,不过是重新蛰伏,辗转他地而已,天下之大,总有栖身之地。”他只要核心弟兄几百人仍在,再行化整为零,等到天下有变,反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见高岳心意已决,邵英臣想了想,也不再多劝,目光中现出一抹坚定,低声道:“既将军心意已决,那近就可在罗山县发动,里应外合,拿下这些将领,然后趁着大军未曾云集之时,击溃其他几路援兵,打下汝宁府。”先前在大开罗山县粮仓时,早已城中暗藏不少内应,更埋了地道,可以说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底层基础,否则也不至于胆敢在官军眼皮子底下一窥官军虚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