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宋皇后的母亲虽年过六旬,但也身体健朗。

宋璟笑道:“老太太身子骨硬朗着呢,这趟吩咐我过来给外甥庆生儿,就将自己常带的麝香手串儿给捎了来,做生儿礼。”这时代没有长辈登门给晚辈过生儿的道理,但送一些贴身小物件,反而透着亲近、慈

宋皇后笑意盈盈地看着宋璟从身后的夫人沈氏手中接过一个锦盒。

魏王陈然笑道:“上次见外祖母,就瞧着这麝香手串稀罕,不想外祖母就记着了。”陈炜笑着凑趣道:“外祖母还是最疼三哥,不等三哥讨要,就赏了来。”宋璟之笑道:“这是大安寺的慧通禅师开光过的,老太太戴了有十几年了,自戴了后,无病无灾的,颇为灵验。”几人说笑着,落座下来,寒暄问候。

宋璟说话间,转头看向贾珩,笑问道:“这位公子,看着倒是面生的紧。”宋璟因为官品不在五品以上,这段时连常朝朝会都没有上过,否则方才就可认出贾珩来。

宋皇后笑了笑,介绍道:“这是云麾将军贾珩。”贾珩率先起身,朝着宋璟拱手一礼,道:“见过宋大人。”宋璟眼前一亮,笑了笑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云麾将军,果然是少年俊彦,丰神如玉,见面更甚闻名呐。”这少年在神京城中算是近半年来名头最盛的,如今更是手握重兵,过来给外甥庆生……

贾珩道:“些许薄名,不敢当宋大人盛赞。”

“贾云麾过谦了。”宋璟倒不愧是在鸿胪寺从事宾客之职,待人接物竟是十分热情,让人如沐风,言谈之间,不停恭维着贾珩。

贾珩也只能用心招架着,在外人眼中倒是二人相谈甚

宋皇后见贾珩与其弟宋璟说笑,与身旁的妹妹端容贵妃换了个眼,分明乐见于此。

容妃美眸叠烁,浅笑安然。

殿中众人说笑着,宋皇后笑道:“这都近晌了,该传午膳了,夏守忠,去看看陛下什么时候过来?”这时,从梁柱帏幔之后闪过一个太监,正是六都太监夏守忠,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宋皇后看向宋璟以及容妃,叹道:“若是四弟也在此处,咱们兄弟姊妹也可团聚了。”宋璟道:“娘娘,四弟前来书信说,要在年前赴京述职,到过年总能团聚一遭儿。”魏王放下手中茶盅,凝眸问道:“小舅舅在河南任知县也有三年了罢?怎么未见着迁调?”宋璟看了一眼宋皇后,道:“吏部考核头年倒有中上,但这二年天时不顺,河南旱灾不断,只得了两个中下的评语,今年能不能迁调,还要看吏部的意思呢。”说来崇平帝为了防止外戚势力作大,对宋皇后的两个弟弟的仕途就不怎么放在心上,既不打,也不扶持,以致宋家人无高官在朝,平行事倒是颇为低调。

宋皇后幽幽说道:“河南、山东等地,这两年频繁受着灾,陛下也是颇为忧切的,四弟在河南为国分忧,护一方黎庶,待上两任,多多历练,不是坏事。”这话题终归有些沉重,宋皇后说了两句,就不再深入。

贾珩静静听着姐弟二人的对话,面上若有所思。

如果按着原著,元妃省亲之后,贾政就外放了学政,史家也沾光受得重用,派了外省大员。

由此观之,天子似乎并不排斥任外戚,但细思之下,其实不然。

因为元无子,不像宋皇后膝下都有两个成年皇子。

而且,未尝没有麻痹贾家这等武勋之家的用意。

就在殿中,宋氏姐弟叙话,贾珩思量之时,殿外终于传来太监的尖锐声音,“陛下驾到。”而这时殿中早就停了乐舞,众人闻言,都纷纷起身,向着那身着明黄龙袍,以龙行虎步迈入殿中的中年皇者齐齐见礼。

崇平帝面较往也和缓了许多,道:“都平身吧。”

“谢圣上。”崇平帝看了一眼宋璟,然后向着宋皇后走来,落座在一旁的软榻上。

只是随着这位冷面帝王的入座,殿中气氛倒是从原先的轻快变得有些庄重、严肃。

宋皇后拉着崇平帝的一只胳膊,笑道:“陛下,今天是然儿的生儿,一晃眼也十八了,明年就要开府观政,陛下可要和嘱托然儿几句?”魏王陈然闻言,连忙上前躬身见礼,叩拜道:“儿臣谨请父皇训示。”崇平帝眸光微眯,打量着自己的嫡长子,默然须臾,沉声道:“你明年往五城兵马司观政,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云麾将军于军政一道自有章法,现在提点五城兵马司,管领神京治安,若吩咐你做事,你不得怠慢,也不要拿你亲王的傲气,若是朕知道你有失天家体面,盛气凌人,朕,哼!”宋皇后:“……”心头甚至生出一股憋闷,但面上依然保持着嫣然笑意。

魏王陈然似早已悉了崇平帝的强硬作风,将头深深垂下,拜道:“儿臣谨遵父皇圣训。”至于小几之后的梁王陈炜,已是安静如,连大气都不敢出,唯恐被崇平帝的目光扫到,引来训斥。

贾珩见着这帝皇训子的一幕,暗道,天子虽当众提点、规训魏王,但也还是有殷殷护之意在的。

此刻的天子,或许也打算给魏王一丝机会?

否则,也不会容忍魏王进五城兵马司,接触他这位“重臣”了。

事实上,皇帝本就是最复杂的政治动物,哪怕再是警惕、防备,也不可能完全对继承人完全放任自

但这种父子如仇的方式,无疑容易养成冷、薄凉的情。

贾珩沉片刻,起身,拱手道:“圣上,臣才薄智拙,身无所长,若勉强有一二称道之处,唯恪勤二字而已,魏王殿下天资聪颖,至五城兵马司,正可为臣一臂膀。”崇平帝摆了摆手,道:“子钰,朕赐你天子剑,就是用你端方刚直,如魏王不知进退,不通事理,不要忌讳什么,可匡正之!”魏王陈然在下方跪着,紧紧低着头,嘴角搐了下,他明明什么都没干,怎么就不知进退了?

贾珩愣怔片刻,目光坚定道:“臣谢圣上信重。”崇平帝这话颇有深刻意味。

匡正之,就是帮着教导一下儿子,本身也是继承人候选,但对他的期许却也不言而喻,端方刚直……提高政治站位。

***********************************

第三百四十章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坤宁中崇平帝告诫完魏王陈然,殿中原本快、愉悦的气氛多少有些凝滞,宋皇后打了个圆场,笑道:“陛下,该传膳了,臣妾这会儿都饿了呢。”崇平帝点了点头,对着陈然以及躬身行礼的贾珩说道:“魏王起来吧,子钰也入席。”魏王谢恩站起,返身落座。

随着宋皇后与容妃活跃气氛,多少快了一些。

不大一会儿,殿外来了一个年岁稍大的内监,笑道:“陛下,娘娘,八皇子下学回来了呢。”端容贵妃原本娴雅而坐,一副人淡如菊的模样,闻言,容一喜,说道:“芷儿,你快去看看。”不多时,就见着一个正值冲龄、红齿白的少年,在两个小太监以及女、嬷嬷的簇拥下,进入殿中,朝着上首正襟危坐的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母后,母妃,姑母,两位王兄……”崇平帝见着八皇子陈泽,脸上冷峻、严肃的神明显温煦许多,微笑说道:“泽儿,到你母妃这边儿来。”比起方才对魏王的态度,如凛冬般严酷,此刻的崇平帝对八皇子宛如风和煦。

魏王陈然见着此幕,目光深处不由出羡慕来。

梁王陈炜脸明显带着不虞,手中捏着的茶盅都稍稍用力了一些,打量着那立在中间白白净净的小童,心底深处生出一股厌烦,说心里话,他有些不太喜这个嘴巴甜的弟弟。

陈泽朝上首的崇平帝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一旁的陈然,面带笑意,脆声说道:“父皇,今是三皇兄的生儿,儿臣还未向三皇兄贺生儿呢,这是臣弟手写的吴子,原为三皇兄做贺礼,唯愿三皇兄出开府,大展宏图,建功立业,为父皇、母后分忧。”说着,从一旁女手中接过木盒,呈递过去。

《吴子》在宋时列为武经七书,是为兵家必读之书,而吴起曾仕魏国,陈泽以之送与魏王,倒也算是意蕴深藏。

魏王陈然起身,作郑重之,接过道:“多谢八弟了。”贾珩将这兄友弟恭的一景收入眼底,暗道,这八皇子陈泽早慧如此,又得天子宠异之,倒不知是福是祸。

尤其其生母端容贵妃与宋皇后还是一母同胞,将来如有夺嫡之争,未必不会姐妹反目。

这般一想,不由偷瞧了一眼宋皇后的神

宋皇后那张国天香如海棠花开的脸蛋儿上,分明见着恬然笑意,并向陈泽招手道:“泽儿快过来,让母后看看,长高了没有。”这边儿,陈泽向魏王道贺之后,笑着应了一声,近得前去。

宋皇后询问着陈泽在学中读了哪些书,口齿伶俐的八皇子对答如,引得宋皇后的频频赞叹,再加上一众低阶妃嫔的附和之声,殿中气氛重又轻快、愉悦起来。

就连崇平帝脸上的笑纹也多了一些。

只有魏王陈然心头苦涩,但脸上还要作强颜笑之状,这是他的生儿。

而恰在这时,御膳房的人也过来送上午膳、菜肴。

用罢午膳,崇平帝似也知道留在此处,众人放不大开,就没有多待,返回大明处置政务。

随着崇平帝离开了大殿,之后,殿中众人就离座去偏殿听戏,以及观赏夏守忠着外人安排的木偶戏,以及魔术杂技等节目。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