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贾珩沉声道:“我军明班师,让他先行返京。”宋源拱手应道:“那下官这就着人通知蔡游击。”贾珩点了点头,而后目光逡巡过下方的一应众将,说道:“今晚开表彰之会,小旗官以上将校并有功士卒出席,赏银、酒
都会下发诸营,果勇营除五军营左右哨在城中的两千人,由单鸣督军帮助华
县百姓搭建房屋外,余部打点行囊,明
全军还京!”近万军卒,也没有那般大的场地,聚集一堂。
就只能从每个营中选出代表以及有功将校士卒,对有功将校士卒进行表彰,以收励士卒之效。
“是,大人。”除单鸣外,众将都是兴高采烈,齐声应着。
出来这么久,终于可以回去了,这一来一回,甚至都不耽误过年。
贾珩默然片刻,沉声道:“此次剿寇,功勋评定,本官会据诸位在进剿贼寇之时的表现给予定等,还京之后,诸将迁转调用,本官也会具陈兵部。”此言一出,原本有几个兴高采烈的参将、游击都是敛去了面上笑容。
经过整顿,原本五个参将,有两人受了一些伤,其他全须全尾。
剩下八个游击,除蔡权新任外,因鼓噪、煽动士卒“哗变”,被斩杀两人,又有一人因缴获一事被斩首。
剩下还有四个游击,还有一个是陆合的亲信,因牵涉到吃空额一事,还在焦头烂额。
这时,参将肖林抱拳道:“大人,我等还能否留在果勇营?”这位参将是五位参将中,两个没有贪占空额的之一。
着一众目光注视,贾珩沉
片刻,道:“这个要看兵部和节帅的意思,想必诸位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京营整顿在即,不仅是士卒要以选锋之法裁汰老弱,将校也要
据才干、品行定等,本官不主持此事,也做不了主,一切都看兵部和节帅的意思,只是诸位,京营这次整顿,来
势必要与东虏一战,其中凶险,不问可知,诸位年轻之时,也是拿命搏杀出来的富贵,年岁渐大,血勇之气多有不复者,可至兵部请求卸甲,半生劳苦,领着一份禄米供养,在家含饴
孙,未尝不是一桩乐事。”一些过了四十五岁的老将,闻听贾珩“劝退”之言,不由面
复杂。
在军营摸爬滚打半辈子,谁甘心卸甲归田?
大丈夫不可一无权。
只是,还是有几人有所意动。
贾珩说完这些,也不再说什么。
如果他是王子腾,整顿之后的京营,肯定是没有混吃等死的老家伙的位置,提拔少壮派,实现将校迭代,势在必行。
因为一些参将年岁都大了,如刘玄德所言,髀复生,血勇不再,而且怯战于东虏。
以他手下五位参将为例,都自认贾家部将,先后拜了码头的单鸣和邵超二人,年龄大约四十左右,肖林是地方都司出身,年龄也近四十,另外两位参将,年岁都已然奔五十去了。
头发灰白,看着也已无多少进取之心,这一路进剿匪寇,基本也是混,不过因和贾家有着一些香火情分,也不好太无情,以寒十二团营一些贾家部将之心。
剩余四位游击将军,倒是稍稍年轻一些,有三位是从三边调任过来,还有一位则是地方卫所调转过来。
“这些人不具体领兵作训,一些才具不足,贪生怕死的,不用就是了。”就陈汉兵制而言,到了游击、参将这个层次,领兵就无定额,往往是据具体战役,听从团营都督的差遣。
议罢事,将众将挥退,贾珩也是拿着宋源递送而来的汇总簿册翻阅着。
经过持续不断的招兵,果勇营兵额现已补齐两万余人的兵额,其中新兵有万人,以五百人一营,暂编为二十个营,等他回去亲自整训。
剩下的原果勇营将校,回去之后,也要裁汰老弱,重新编练。
“新兵行新式典,白纸作画,其实比原果勇营之兵还要容易整顿一些,先将军纪、军容立起来,等回京之后,再去军器监看看。”就在贾珩凝眉思索着回京之后的下一步打算,却听到中军帐外有兵卒唤道:“大人,营外有一个唤作薛蟠的,递了拜帖,求见大人。”贾珩皱了皱眉,问道:“薛蟠?”那军卒说话间,就是入得帐篷,上前递上拜帖。
贾珩将名帖拿在手中,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行娟秀、丰润的梅花小楷,情知这不是薛蟠所写,至于是何人所写,心头也有几分猜测。
“去让他进来。”毕竟是贾族老亲,哪怕再有些不待见这薛大傻子,也不好见都不见。
却说营盘之外,薛蟠带着两个小厮,下了马,站在营门之外,但见营中一队队兵卒捉刀列队,威武严整。
薛蟠仰着大脑袋,面上带着笑容,脸上的神情虽不至如“有胜阅兵”,但也差不离儿。
一旁的小厮见薛蟠高兴,笑着凑趣道:“珩大爷手下这兵马,可真是严整,管着这么多人,这是戏文上说的大将军了。”
“那可不,我这表兄,是个有大能为的。”薛蟠笑道。
真正论起来,薛蟠年龄其实比贾珩还大上一丢丢,但却口称表兄,自是权势加成。
不多时,从营门处出来一个兵卒,喊道:“大人让你进去。”薛蟠闻言,心头一喜,就是招呼着小厮,大摇大摆地入得军营。
***********************************
第二百六十五章表妹有心了中军大营薛蟠带着两个小厮,进入营帐之中,正待四下打量着,抬头只见那气度沉凝、面淡漠的少年端坐在帅案之后,心头无端一凛,不敢张望,脸上陪着笑,上前拱手作揖道:“珩表兄,冒昧叨扰,还望见谅啊。”这两句话自是薛蟠临行之前向管家讨教而来的礼数,以防被贾珩看轻。
贾珩点了点头,淡淡道:“薛家兄弟,坐。”薛蟠闻言,笑了笑,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道:“表兄,唤我一声文龙就好。”贾珩打量了一眼薛蟠,淡淡道:“文龙兄弟,这是从金陵过来的?”见对面少年权贵改变称呼,虽面清冷依旧,但薛蟠心头还是一喜,笑道:“金陵一路赶过来的,珩表兄,你是不知道,这路上带着娘和妹妹一路上京,遭了老罪了,颠簸奔苦,好不容易入了京畿,更是突然下起了大雪,人生地不
的,两眼一抹黑,这走到这儿,可算是碰到亲人了。”贾珩道:“金陵至此,迢迢路远,一路鞍马劳顿,好在再有不远就是神京,文龙和姨妈还有表妹,好好歇息一晚,明
上京,多则两天,少则一天就能进入京城了。”薛蟠这案子,如果问他的建议,自是向有司自首,争取宽大处理,怎么也不至判个绞、斩。
但如果薛家不问他,他也不会主动介入,帮着薛家排雷。
而且,这个案子本身也是个契机,可以作为狙击贾雨村和王子腾的引子。
现在爆出来,对贾雨村杀伤力尚可,徇私枉法,丢官罢职都了不得,说不得过几年朝廷又起复旧员,又重新起复,异地为官。
至于对王子腾的影响,就更是微乎其微。
起码要等他们勾兑好,比如让薛蟠在神京城中堂而皇之转悠一段时间,让王子腾和贾雨村的牵扯更深一些。
后世有句话,养案子。
还有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甚至都不需我亲自刀,明年都察院新任左都御史履新,整顿吏治,那才是一把快刀,而王子腾经此一事,自是引贾雨村为心腹,帮助其人往京里活动,也是很有可能之事,毕竟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到了那个位置,迁转还是很容易的,那时出手,着人爆出此事,就可一击必中。”所以,还是不能
之过急,现在先引而不发为好。
到了他这个层次,哪怕做好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薛蟠铜铃大小的眼珠子骨碌碌转,笑了笑,问道:“珩表兄,这快过年了,都不回京吗?”贾珩道:“明就班师。”这也不是能隐瞒的事,薛蟠稍一打听就知。
薛蟠闻言,心头大喜,笑道:“表兄,那可真是巧了,明个儿,我们也动身,一起进京,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贾珩面淡然,沉声道:“大军动静行止,往来憧憧,不好与女眷随行。”薛蟠闻言,心头就有些失望,但面上笑意不减,说道:“珩表兄,娘说若表兄不忙的话,在客栈中,亲戚们见上一面。”贾珩想了想,觉得身为贾族族长,这薛家三口
错而过,若是连见都不见,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他就算不待见薛蟠,但也不好表现的太明显。
还有这名帖,如果他没有猜错,分明是宝钗所写,否则,薛蟠这等鲁人会懂这些?
“想来是被这位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女子,看出了一些端倪,毕竟方才城门处,我表现的颇为冷淡,虽也是我有意为之,但落在
明世情的眼中,自是起了疑,过来试探。”他表现的客气、疏远,自是不想任由薛蟠这等人攀
。
贾珩沉片刻,道:“临近开拔,军务繁忙,如今不便
身,文龙先回,等会儿,大约申时时分,再至客栈拜访。”薛蟠闻言,面上洋溢着笑意,道:“表兄,过来拜访也没带什么的物什,自金陵带来一些
饯果脯,还请表兄尝尝鲜。”说着,唤着帐外的小厮,递上了以牛皮包好的
饯、果脯。
贾珩打量了一眼,点了点头。
见对面少年权贵目光盘桓着,默然不语,薛蟠一时间却觉得臊得慌,主要觉得拿不出手,他也不知他妹妹怎么想的,也太寒酸了。
念及此处,笑了笑道:“这是我那妹妹的意思,说珩表兄想来也是没尝过金陵的吃食,就各挑了几样儿点心,给表兄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