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们沿街北行,很快就到了横跨漕渠的归义桥上,前面就是北市。站于桥上一望,纵是已经惯意了扬州繁华的我面对眼前热闹影像亦是不由一呆。只见漕渠水面上往来舟辑,密密麻麻布河面,足有数万艘,真乃天下舟辑之所汇。前面北市里更是货贿山积,人喊马嘶,一片沸腾,其繁华远非刚才的南市可比,扬州全城更难找出这么一个地方。真不愧神都闹市,眼前恐怕就是全天下最热闹的地方了。

沿市而行,很快找到一家叫祥云居的客栈,这间客栈兼营酒楼,看上去门面很大。我们一行便走了进去。

“就剩下最上等的天字号房了,每房每天白银八十两,客官你们要住吗?”柜台后面那人听我问住房,头都没抬,这样说着。显然是认为这么高的房价我们不可能住得起。

每天八十两,这确实是一个吃人的价。但我来之前从周奇那儿榨出了五十万两,李夫人又给了二十万两,现在七十万银票揣在我们的行囊包裹里,我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将直。我微笑道:“要的就是这天字号房!”那人猛抬起头来,打量一番我们四人,立即眉开眼笑,“哦,原来是贵人,公子来赶考的罢?请跟小的来,这天字号房正适合您这样的举子,绝对安静,可以让公子不受打扰的读书备考。”他带我们一行向后面走去,来到一个小跨院。

我一看环境,立刻就喜上了这儿,这环境,莫说一天八十两,就是一天八百两我也要住。这个小跨院位于客栈后面,前面闹市的嘈杂声被远远隔了开去。环院子四面除对着前面客栈那面外,其余三面各有三间房屋,皆单层建筑,屋前回廊走道相通。中间院里石板铺地,竟还有一小水池,池畔栽有几颗修竹,更境一份清幽。最让我看重的是院后另有一小门,可直通外面一条僻静的小巷,也就是说我出入之间可以不用通过闹市大街和前面酒楼柜台。

“我一天给你七百两白银,把这整个院子全包下了,你看怎么样?”我说道。

那个四十多岁的掌柜面一愣,接着面笑容,“那敢情好,要是公子你早点来小的肯定答应你,可现在南边那三间和北边两间都已经租出去了,公子你看。。。。。。嘿嘿”他有点不好意思。

我哦了一声,微笑道:“那算了,我就要东面这三间罢,你快着人从车上把行礼给我搬进来。另找地方帮我把马车照看好了。这两千两银票你先拿着,我们要住时间长了,不够再补给你。”我说着让雯雯拿出合计千两的银票递给他,银票早在扬州就换了好多几千两几百两一张的小数票子。

那掌柜的笑着接过银票,看了一眼纳入怀里。叫道:“好了,公子你们先入房歇着,我这就着人给您送茶水,搬行李。另外公子你要有什么要求只管跟我提就是,小的必尽力足。”我微笑道:“暂时没事了,谢谢了!”

“公子勿须客气,为我大周朝各地应试考生服务是我们洛人的职责和荣幸,祝公子您来金榜题名,要没什么其它事,小的这就先下去安排了。”这掌柜的说的好像很高尚,我心里暗笑,恐怕只是为有钱的考生服务吧。嘴上笑道:“那好,掌柜的慢走。”他转身离去,突然我发现有人在望着我们,雯雯已把头转了过去。是北边最东侧那间房,门口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贼眉鼠眼的不像好人,看我们望向他,对我点头出阿谀的笑容。我入眼就对这人没什么好印象,但还是点头示意了一下。同时注意到这人是一身下人打扮。

扭头叫住将要走出院子的掌柜,“掌柜的,稍等,问你件事!”那掌柜忙走了回来,“公子有什么事要问。”我示意一下南北两厢的客房,问道:“这儿住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应试的考生吗?”牚柜答道:“这个呀,是和公子一样是来参加科考的,不过这会儿好像都出去了,等他们回来,你们可以互相认识一下。”

“哦,那都是那儿人啊?”我又问。

掌柜的答道:“一个是从邠州来的宋公子,带着一个丫头和两个仆人,要了北边三间房,另一个是个胡人,带着两个胡女和一个仆人,好像是西边一个什么国的贵公子,也来我天朝应试。”他眼睛一转,脸上出下表情,向我神秘道:“他身边那两个胡姬可真漂亮,我还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胡姬美人。”我微笑道:“是吗?好了没你什么事了,去吧!”前朝太宗皇帝时不分华夷,同等待之,加之连灭西域诸国,盛唐恩威,远播域外、周边番国,从东边本国至东北的新罗国,再至西域南海诸邦皆仰慕我天朝文明,常遣派贵族子弟前来留学,若能在天朝上国通过科举取得些功名,回到国内便立可身价百倍,是以每年前来应试的举子中总是不乏来自各番邦的贵介公子,时至现在武周取代了李唐,此状况亦未改变。所以在这遇到一个西域胡人考生也无甚稀奇。

三间房我和雯雯占了中间一间,查忆萍居左边一间,王武居右边一间。每间房内又以绿幕布隔为两小间,内间有,外间放有一圆桌,绕桌有五个圆凳,用于会客吃饭。很快一小二将行礼送了过来,又有小二送来了茶水。

我喝了口茶水,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安定下来。王武和查忆萍很快过来,问我下午的安排。

“王叔,你随我先去拜访一下张说大人,要是有时间再去拜访一下姚崇。”我说道。接着转向查忆萍问她:“咱们线人网的触角能伸到洛吗?”她摇摇头,“没有,以前曾经伸进来过,现在没有了。不过离此不远的商州有咱们一个线人点,师傅已安排了得力人手到那儿坐镇,江湖上的动静会从那儿传过来给公子。”我点点头,“好的,忆萍你带雯雯先到处转转,悉一下环境。看看怎样和那边联系上。”查忆萍点头道:“可以到各城门口留下暗记,告诉传信使者我们的位置,他们会自己找上来。”

“那就好!你带雯雯去办吧。要走的路很远,你们最好先找一个车马行,看能不能租一辆马车代步,老是走路也麻烦的。”我吩咐道。

***到前面柜台问了履善坊的位置,因为张说曾告诉我他的宅第位于履善坊东门之北。一问之下才知道履善坊原来就在北市之西北侧,距这儿不远。

王武备好马车,我们向北而行,出了北市,进入两边都是黄土高墙的宽广大道上,行不久便见西侧出现一黑漆大门,门楣上方以方正的楷书写着履善坊三个大字。因是白天,门大开着,我便让王武直接将马车驶进去。但马车刚进去不久,就被一个穿着皂衣公服的人给拦住了,问王武我们找谁。

我走下车来说找张说张大人,他盯着我打量一眼问我从那儿来,以前怎么没见过我。我微笑说是从扬州来的,与张大人是朋友。他点点头,指着不远处一个大门道:“那主是张大人的家,记得天黑以前离开啊,我要关大门的。”我点头向他谢了,心知这就是此坊专门看守东坊门的人了,知道我是张说的客人,而张说又在朝廷里做官,他仍敢如此不敬,可见洛都宵制度的严格,纵使张说这样的朝廷高官,也不可能得到特权,在夜间随意出入。

张说的门第虽然有点旧,但看上去仍颇为壮观,犹其门前左右两边那两个石狮子,雕刻的相当真,凝视着门前颇有气势。我走上前拍门,过得一会儿一扇门吱呀一声打开来,一个老人探出头来,疑惑的望着我。

我拱手做揖,道:“扬州何同特来拜会张大人,不知张大人可在家?”那老人点下头道:“在,公子且来门房里坐一会儿,小老儿去给您通报!”说着了我和王武进去,转身向院里去了。

不久就听见张说的大笑声,“唉呀,林生,你怎么这么晚才到,我这几天一直记挂着你呢,真怕你误了考期啊!”张说已亲自了出来。

我忙上笑道:“张大人,久违了!一向可好?”

“好,好,里面坐下说话,扬州一别已近两个月了,林生你是什么时候到洛的?”他边走边问。

我答道上午才到,寻得客栈安定下来后就过来了。说着到客厅里坐定,有丫头奉上茶来。

“林生你这就见外了,我家里又不是没你住的房子,你找什么客栈?”张说埋怨。

我笑道:“倒不是和张大人见外,只是在市里住着方便些,这种封闭的里坊里住着我会觉得憋屈的。”张说大笑道:“也是,也是!看来公子你是在扬州自由惯意了。唉!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丁大人到京致仕时,我还向他问起过你,他说你不久就到,谁知不久了这么多天,还没到国子监报名吧?”我点头道:“没呢,打算明天去。在扬州主要是一些事不开身,这才来晚了。”张说点点头,“听丁大人说你订婚了,订下的亲家都是江湖名门之女?”我点头称是,张说笑道:“我还说等你科举高中后给你介绍几个官宦小姐呢,看来是我多心了。”我笑道:“只要合适,张大人不妨一并介绍来,美人这个我是不会嫌多的。”张说一听,指着我大笑道:“你呀你呀,哈哈。。。。。。还真够贪心的。”早在寿时就知道张说没什么架子,平易近人,很好相处。现在时隔两月再见,虽然他已回到朝廷,重据高位,却仍如初见之时,让我有挚友重逢之,一点也不觉拘束,谈笑晏晏,互道别来情况,十分惬意。我又向他说了黄义生爷孙俩的情况,他仍记得那个寿时拉嵇琴的老人,不免叹一番。

卷三洛都风情第二章利剑须打磨说起他现在在朝廷里的情况,他长叹一声,面现愁容。

“林生你是不知道啊,我回来后,虽是官复原职,却已被排挤出政事堂,现在几乎就是一个闲职啊!”我心下一沉,知道他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他在魏元忠一案中得罪了张氏兄弟才招致的祸患。张氏兄弟在朝中如此势大,我的科举之路能否顺利呢?

张说接着苦笑摇头,说道:“不过这样也好,我也乐得清闲自在。对了,我那个学生倒是十分聪好学,而且颇有些风雅情趣,甚投我意,什么时候我将王爷介绍给林生你认识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