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本应该蒸蒸上的——前提是,他不踏进小池总这个局。
踏进了,就意味着风险、漂泊不定。
但那天晚上,他和父母说起。老爸按灭烟头,说:“你小叔六年前也参加过一场类似的面试。”方源坐在父亲身边,麻利地削桃子,“然后?”老爸:“他觉得老板吹得太夸张,公司没什么前景,所以没去。”方源有了隐隐预期,仍然问:“然后?”老爸报了家公司的名字。
方源手一抖,桃子皮断了。
是家手机品牌。
他读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三分之一人,用那个牌子的手机。
老爸:“他当时要是去了,不说能有多大成就,起码能在公司小猫两三只的时候,拿笔原始股。”方源明白了:“您也觉得我应该去小池总那边?”老爸:“要问你自己。你觉得这个项目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然后,要记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有道理的。还有你表哥,前两年去面的那个什么……哦,就你们那个外卖软件。当时他也觉得没必要,能电话叫餐,为什么要去一个专门的软件定外卖,还给平台钱?再说,哪儿有那么多人需要叫外卖啊。”方源:“……别说了。”他都替表哥心痛。
老爸慨:“机会就在那里,可很多人看不到。当然,我不是说你面对的,就一定是个‘机会’。但我年纪大了,看事情,总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周全,在具体问题上,没办法给你什么建议。”方源沉默。
老爸:“世界发展太快,我和你妈都有点跟不上……”不免有点遗憾,但很快打起神,对儿子谆谆教诲,“你要自己看、自己分析,自己决定。”方源沉思。
老爸总结:“好在咱家情况还行。就算你赔进去一两年,也不算严重。”方源深呼:“我明白了。”他说:“……我会好好考虑。”
…
………考虑的结果,就是此时此刻,他在副驾驶位上,仍然听小池总与钟奕讲话。
两人已经说到暂定明年录制的一档综艺。
方源安静地听,心里到底疑虑:这种节目,真的能揽到一大笔金?
别的不说,最初的招商引资,真能找来人?
“盛源影视”原本的业务在于影院开设,并非节目制作啊。
但看着手上的手机,他又有点释然:别的不说。几年前,谁能想到,到现在,所有人都用上了智能机呢。
这是他和父亲谈话后,父亲对他启示最大的一点。
父亲说:“世界发展太快。”方源深以为然。
在他读中学时,用着直板机,对着每个月10m量长叹太多、总溢出,结果到下个月直接取消。
并以此大骂黑心运营。
可到现在,别说10m,翻100倍,都不太够用。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
去研究西方国家的版权法发展史。
看西方国家是走到哪一步,才有了严谨、严格的版权法,再对比本国当下情况。
方源觉得:可能还是有点早了。
但盛源、池珺会成为其中的推动者,也说不定。
至于接下来对于综艺的规划、开设直播平台的考虑,方源也略有思考。
别的不说,几个月前爆红网络、引无数边缘游戏群体的《永渡》,方源也凑过热闹、买下来玩过一周。
只是到后来,一方面是工作忙碌,另一方面在于up主们已经发掘太多玩法。某天夜里,方源猛然发觉,自己本就是在照着某个up主的路子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继续当一个云玩家?就这个问题,方源认真想了两天。
参与?
好像不是。
至少对他自己来说不是。
那是什么——?
方源终于发觉,自己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当时网络上一片“支持工作室”、“保护正版利益”的呼声里。
可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这些声音让他看见《永渡》,有很大的可能是,他本不会知道这个游戏、遑论成为千万玩家中的一员。
可他看到了、知道了,也掏钱了。
方源打从心底觉得:这营销,厉害啊。
而走到这一步,能看出这点的,已经是极少数人了。
然后,他更加后知后觉:原来《永渡》的幕后投资人,就是小池总,和那位钟经理。
甚至在成为池珺的助理后,方源慢慢发觉,其实小池总在会议上宣布的很多决定,都是由钟奕提出,两个人讨论一番——大多是小池总针对地提出问题,再由钟奕解释。慢慢把钟经理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到当下可以达成的地步。
追究底,钟奕才是这个网站项目的大脑、心脏。
只是由池珺作为面上那个人罢了。
于是方源有了另一重潜在的、现在尚未彻底浮出的疑虑。
他总会觉得:现在钟经理对小池总这么尽心尽力、把一切想法都和盘托出……
很正常。
光有想法是不够的,需要平台来实施。毫无疑问,对钟奕来说,盛源是他遇到的最好的机遇。有足够的资源,还有上位者的耐心。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和盛源太子当同学这种事,已经算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运气。
再者说,方源偶尔会想: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