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经年旧事深宫风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里的女人,谁手上没有几条人命?要登上高位,就得踏上无数血粼粼的尸体走过。眼前这位看似和蔼慈祥的太后,何尝不是如此?在她印象中,太后向来杀伐决断从不犹豫,心机深沉却又不刚愎自用。她一生之中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却也是失败的。

因为她的丈夫,到死的时候却惦记着另外一个女人。

也是因为那个女人,所以才得她当年不得不…

想到那件事,金嬷嬷心中有些叹息。谁说做世界上最珍贵的女人就是最幸福的事了?一个女人,若连自己丈夫的心都抓不住,拥有再多的荣华富贵也是枉然凄清孤苦一生。

“当年如果…或许心儿…”太后垂下眸子,眼底飘过几许叹息。

“是不是,那些事情都不会发生了?”金嬷嬷忍不住轻声道:“太后,人各有命,先皇后红颜薄命,令人难免惆怅生怜,但先皇后乃孝义之人,对太后也敬若生母…”太后又是低低一叹“对啊,敬若生母。只怕,她心底还是怨怪我的吧。”金嬷嬷在中那么多年,自然对皇上、荣亲王还有先皇后之间的故事知之甚详,见太后如此,知她必是心中愧疚,便轻声道:“太后切莫如此,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万不可因此而苦了自己啊。”太后闭上眼睛,嘴角苦涩。

“皇中的人,就哀家最不自苦。心儿…她死得冤啊。”她睁开有些浑浊的眼,眼底却闪烁着熠熠光。

金嬷嬷道:“太后觉得,当年那场火不是意外么?”太后冷笑讥讽“皇之中,发生任何事都不可能是意外。”金嬷嬷张嘴说什么,门外却听得有太监的禀报声响起。

“皇上驾到,德妃娘娘驾到。”接着便是书雪的参拜声“奴婢参见皇上,参见德妃娘娘。”

“免。”威严的中年嗓音,正是孝仁帝。

太后凝眸望过去,孝仁帝和德妃并肩而来,孝仁帝显然刚从书房过来,那身龙袍还未下。再看身边的德妃,一身粉蓝团绣烟霞紫芍药装,妆容淡雅而美丽,致柔美的容颜上挂着和煦温婉的笑容。

“儿臣见过母后。”

“臣妾见过太后。”金嬷嬷也福身行礼。

太后笑看了二人一眼“今儿个倒是稀奇,你们俩难得的一起来了。”孝仁帝笑了笑,原本刚硬的面容却柔化了几分儒雅,显得越发清俊。

“母后这是不儿臣和素丹吗?”德妃微微笑着“定是臣妾不常来给太后请安,太后生气了。”太后笑骂道:“你这张嘴啊,真是不饶人。”她摇摇头,道:“站着坐什么?坐下吧。”

“谢母后赐坐。”二人落座后,太后才道:“我让人去请德妃过来,你怎么也跟着来了?”看似简单的询问,实则包含试探。

权贵之家,便是简单的一句话,也都寓意深厚,必须小心应答。

孝仁帝笑笑“唔,儿臣在御书房里处理完朝政便四处走走,正巧在御花园里碰上了德妃,听闻母后传唤,便跟着来了。”太后佯怒道:“还怕哀家把你的妃给吃了不成?”德妃脸颊晕红,嗔了一声。

“太后。”孝仁帝笑了笑“母后,素丹脸皮子薄,您就莫要再拿她开玩笑了。”太后也笑了笑“行了行了,你们两个要想秀恩啊,就回自己的里去,别在我这里显摆。”孝仁帝呵呵的笑着“是,谨遵母后教诲。”他回头看德妃,眉眼俱是柔情脉脉。

太后看着,不想到多年前…无声的叹了口气。

德妃回过头来,温婉道:“太后唤臣妾来,所谓何事?”太后正了正脸,道:“方才璃儿和寰儿来过了。”孝仁帝也敛了笑容,道:“适才儿臣还听说他已经出了。呵呵,那小子可鲜少进,今儿个这是怎么了?”太后瞥了他一眼“后人多眼杂,他脾气又是个不讨喜的,以免冲撞了贵人,还是不要进得好。”孝仁帝听她这话包含火药味,不微微凝眉。

“母后,您怎么了?可是谁惹您生气了?”太后似也察觉到自己情绪过了,不动声的蹙了蹙眉,淡淡道:“没事,年纪大了,情绪总是多变。”孝仁帝不疑有他,转而问道:“璃儿进所谓何事?”太后道:“让哀家给他赐婚。”

“赐婚?”孝仁帝显然很惊讶“母后,璃儿让您赐婚?”德妃也有些惊讶,却是和婉的笑了笑。

“荣亲王世子今年也有十六岁了,该是成婚的时候了。只是不知道,他看上的是哪家闺秀?”太后看了她一眼,道:“这事儿以后再说,哀家今让你来是有另外一件事。”德妃端正了容“是,太后您说,臣妾听着。”太后又坐正了身体,道:“你前段时间不是让哀家给帮忙为你那侄女儿找一门合适的亲事么。我倒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你的意思如何?正好,皇上既然也在这里,也省得我多费口舌。”德妃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微微凝了凝神

太后说“皇后不是要给寰儿挑选正妃和填充其余三大侧妃么?哀家就想到了德妃的那侄女儿,以前我倒是也见过,那孩子长得标致又聪明,身份又不俗,不如就给寰儿做个侧妃吧。皇上,你认为如何?”她没有问德妃,而是直接问孝仁帝,目光含笑,传递着某种信息。

孝仁帝眼神闪烁着光芒,而后不动声掩去,淡淡点头。

“母后的决定自是极好的。素丹,你觉得呢?”德妃抬头温婉的笑着“自然,竹音不过是个庶女,能做得大皇子的侧妃,是她高攀了。只要大皇子不嫌弃,臣妾自是高兴的。”太后点点头,德妃这几年越发深沉了,神态举止竟不分毫。

“那就这样决定了,对了,镇南王府的赏花宴快到了,你给你娘写封信,让她把你那竹音那丫头带到京城来,镇南王府赏花宴的时候,也让她跟着去。”德妃笑了笑“今早臣妾才收到母亲的家书,说她已经动身来京城了,三后便到。”

“哦?”太后扬了扬眉,笑道:“她倒是坐不住。”德妃道:“母亲说,许多年没来京城了,这次进京,得多住些子。”

“也好。”太后笑了笑“她出嫁那么多年了,鲜少回来看一看。当年先皇赐给她的长公主府还空着,她来了正好也有个人。你们母女俩也好好说说体己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