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西北设立银引司,我大致明白他的意思,却再也没有能力一手了。”赵靖自责道:“是学生没有办好事。”纪翁集:“翁失马,焉知非福?”赵靖茫然不解。

纪翁集吃了口菜,筷子虚浮着指向北方。那是大宋皇的方向。

“你瞧如今,老夫最得意的门生被贬谪去了秦州,左相一派势头大减。皇帝终于该安心了吧?”赵靖想了许久,将过去这一年的所见所闻都细细回忆了一遍。

赵靖骤然浑身一凉,接着是一腔热血从涌而出。他是纪翁集的得意门生,自然不蠢,他如今真的也明白了。

赵靖起身作揖:“先生大义,学生明白了!”纪翁集悠然一笑:“吃菜!”第82章与其他丞相府邸相比,左相府真算得上寒酸。

师生二人用过饭后,两人用布擦净了手,来到纪翁集的书斋。

门刚一开,陈旧的纸墨气息扑面而来。纪翁集进去书斋,取了几本书,递给赵靖。赵靖双手接过这些书。

纪翁集:“秦州道路崎岖,山峦叠嶂,再相见也不知何年。你在那儿多读些书,待以后回京时,与为师再说说。”赵靖:“学生知道了。”送了一些书,师生二人就此告别。

赵靖深深作揖,双手高举:“愿与先生,再会盛京。”纪翁集笑道:“去吧。”赵靖转身离开,再没回头。当下午,一辆轻便的马车携着几箱子书,离开了盛京。到了傍晚时,户部右侍郎府门口,几辆马车也装载着衣装行囊,出了城。往城外走了大约十里路,到了十里亭旁,户部右侍郎秦嗣掀开车帘,双眼一亮,命令车夫停车。

马车停下了,穿着便装的秦嗣快步走到十里亭,行礼道:“罪官秦嗣,见过尚书大人。”只见黄沙漫天,悠悠古道上,这座小巧简陋的亭子里,等候秦嗣已久的人正是王溱。

王溱上下望了望,语气温和:“秦大人清减许多。”秦嗣心里发苦。

自年初广陵府出了事,他就被皇帝软在府中,到现在已经快有半年。再好的人,也会渐消瘦,愁绪绵延。秦嗣道:“罪官有愧于尚书大人,未曾办好度支司和户部的差事。”王溱诧异道:“你没有办好吗?”

“大人?”

“每逢晴天朗空前,总是会见乌云蔽,大雨磅礴。然雨后天霁,头总是会比雨前更加的好。难道秦大人不是这般以为的?”秦嗣神复杂,最后长叹一声,道:“是。”王溱笑而不语。

王诠以赋改二十三条为幌子,想要暗中推行“以纸代币”,瞒住世家大族的耳目。然而这条路失败了,被堵死了。去走这条路的人,无论是赵靖还是秦嗣,都被牵连,贬谪到异地。

度支司的事办好了是天大的好事,这点秦嗣知道。但好事背后总是夹杂风险,他知道他是在为王诠、为王溱做事。只是在这一次的两纷争中,他与赵靖都失败了,如今是两败俱伤。但秦嗣心中还抱有希望,所以在城外送客的十里亭处,他含期待地往外一看。

果然,他看到了王溱!

秦嗣默不作声,他在等,等王溱给他一个代。

而王溱也没有让他失望。

“听闻于德最喜吃采祁斋的点心,采祁斋只在盛京有店,在外别无分号。若是再不能吃到,岂不抱憾终身。”秦嗣双眼发亮:“大人……”王溱笑道:“既然喜,那便多吃一些吧。”夕西下,皓月东升。

王溱与小厮站在十里亭中,目送三辆马车载着一个秦于德,离开了盛京。秦嗣坐在马车中,手里拿着王溱送他的采祁斋点心。他打开匣子吃了一个,秦夫人惊讶道:“夫君不是向来不喜吃这些面点甜食?”秦嗣放声大笑:“夫人此言差矣,从今往后,我秦于德就喜吃了!”两相争,各有得失,但度支司经此一役后,是真的再没了重开的可能。

赵辅曾经在垂拱殿中斥责当朝权臣,质问他们真的以为太祖废除三司,只是为了削弱相权,巩固王权?在场所有高官鸦雀无声,没人回答他的话。当时在场的除了皇帝和一二品的大官外,还有一个起居郎、一个起居舍人。

只可惜这二人生愚钝,虽说一腔忠心,但面对这种事,向来闭上耳朵,不敢听不敢想。

这话在许久后,被王溱当作玩笑话,说与唐慎听。

唐慎差点笑出声。

太祖?

太祖就是一个莽夫!

从战场上夺得江山的人将军!

太祖废除三司除了削弱相权,还能干吗?难道他还能想出更多的弯弯绕绕?

赵辅借用太祖这张虎皮,堵住了四位相公的嘴,让他们再也不敢提重开三司的事。度支司一事过后,只见纪、王纷纷有损,唯有赵辅一人,稳坐钓鱼台,看着自己的这堆臣子争相夺利。

但真的只有皇帝一人得利?

赵靖被贬,纪翁集在朝中失去一大助力,赵辅却对他更加放心。

秦嗣被贬,王溱少了一个得力部下,赵辅新任用的户部右侍郎是左丞陈凌海的人。可除此以外,王溱没有在其中受到任何牵连,赵辅反而将银引司的事全权托给他,对他更加器重。

西北新设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