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们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有太多教会人们怎样经营
情和家庭的技巧书籍,可理论与实践相去甚远,长期的相处,考验的只是真心。
老一辈说所有的情都会变成亲情,青年人宁愿结束这段关系都不愿过没有
情的生活,两者并不矛盾。
所有的矛盾背面都是光影的两面,亲情是平静的情,
情是真心的燃烧物,能走到最后的无非两种,相互忍让和折磨怨怼,彼此的宽容和诚挚之心。
初七的信里说,她现在班上有五位同学的父母会在他们高考完离婚,其中三对都选择隐瞒,却被孩子察觉,或是早就心知肚明,或是发现了父母的签字协议。
她说我们所阅读的文字里充着携手并进,而真实的面目总是狰狞。
燕灰给他回信,这就是文字的使命,也是真实的责任。
某天夜里,燕灰躺下得早,迟迟睡不了觉。
他开始能表达内心的想法。
也开始真正考虑回首,不是重蹈覆辙,而是溯游而上。
第62章燕灰的《融3》已完成了一半,他渐渐变得话多,也会时常绕在一个圈子里走不出来。
有的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再不讲道理,更倾向于直接命令式的语言。
因为有的坎子必须要跌,有的曲折必然要走,苦味也要跳上了舌头,才能知道有多难受。
“所以动心忍,增益其所不能。”他俩出门,在地铁上听见学生背诵的文章。
这是他们头一次关注月份的意义。
上半年紧张的学习都在为一场考试蓄力,连着初七和纷纷在内。
高三将再送走一批学生。
他们如今有自身年龄段的艰苦。
而即使再活三十年,也许也无法完全明了这句话的含义。
文章的意义无法给出全部的定义,获得快乐,体会悲伤,收获智慧,都是不分深浅的价值。
而如果在困难的时刻能被想起,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支柱力量,这由文字构成的事物就已不用再太去计较有用无用与否。
毕竟要是以绝对的“有用”来判断,那么世界会倏然一空。
燕灰在深切的咀嚼那段过往,医师说如果他能承受,回忆未尝不可。
痛苦的来源中夹杂了大量的懊悔和自责,而也反向映照了当下。
他会发觉有的错误不需要全数负责,鉴往知来,是锤炼心的方式。
孟淮明觉得这个医师也不大靠谱,但谈话的结果也只有他们彼此知晓。
当然这位医师也给作为家属的孟淮明建议,不要尝试所谓把过去彻彻底底的翻篇。
发生过就是存在过,并不会因为三言两语就变成假,那是自我的欺骗,当然有时候需要这样的欺骗,可选择正视,也或是一条出路。
不论是燕灰还是孟淮明,都需要尝试着个步骤。
孟淮明现在已经不再会去想什么破镜重圆。
摔碎的镜子哪里能完好如此,唯有一片片粘好,不割伤两人的皮肤。
所鉴照的也不再是容貌。
他知道有的人相处不该谈及过去,只要告诉“向前看”就好。
另一种则需要回头,即使风雨飘摇,那也是留在过去天空的云层,浑身漉着出来,也好过盲目地劝他往前要好。
这一段情实在不能三言两语道清,其中错落和错误更是数不胜数,与其得过且过,不如敞开来说。
历时三个多小时的长谈,双方都推掉了手头的工作,买来下酒菜,喝干了两排啤酒。
燕灰最后哭的很惨,孟淮明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哭,但男儿有泪不轻弹后跟着只是未到伤心处,也就没什么了不得。
坚强是自己的所有物,不该是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意图,哭泣和懦弱也不挂钩,奔溃与失控也不总是关联。
——但并不是所有错误都能被原谅。
燕灰与燕然两人的账,总不能轻易放过。
孟淮明向来知晓蝴蝶效应的可怕,却从未想过能到这种地步。
他不是不可以换位思考,也许燕灰那时对安安演技的评价并不绝对客观,但他如果真能问心无愧,总不至于靠各种歪路子。
这个圈拼的是资源,或是有太多藏污纳垢,可能到最后杀到一线的那一群,必然有诸多因素决定。
投机取巧是需要,理解成剑走偏锋也无不可,然而求名求利,却不该太存害人之心。
燕灰所能找到的证据不多,更多的限制原因是他人脉的局限。
而他手握的重要的线索,就是闯门那些人的体貌特征。
这账难算至极,取证的不足立案困难重重,作为本就能容纳污点的明星。
只要他们还能保持着在观众眼中名姓和长相的识别度,就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哪怕他们曾翻下不可饶恕的罪恶,即使有太多英雄在为缉拿他们纵容的恶行而献出生命。
孟淮明想,如果一次错误无法否定一个完整的人,那么也能判断他的一部分。
至少可以否决掉“公众人物”资格的这个标签。
孟淮明可以联络人直接雪藏安安,他不怕安安和秦家有关联,但难就难在秦家如果扶他,他反倒会因为这次的事件提升知名度。
燕灰只有一次机会。
他也付不起那么多次的代价,这无疑是揭开伤疤,假使作不当,就成为狗咬狗中的热闹。
他们